『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是蘇軾眼前的廬山。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李白筆下的廬山。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這是李頎的從軍體驗。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杜甫的登山感悟。
在他們之前,萬世師表的孔老夫子還發出一句慨嘆:『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這些詩句可以證明登山並不是什麼時髦的活動,在很遙遠的春秋時期就開始了。
但是當時不要說纜車,就是登山的石板路都沒有鋪好,這些古人是如何登上去的?
這就涉及到古代的登山裝備。
無論是登山還是外出運動,一雙舒適合腳的鞋都是重中之重。
但是古代的鞋並沒有登山和徒步之分,這要怎麼辦呢?
不要急,有需求就有市場。
南北朝時期著名才子謝靈運很快就創造出了『謝公屐』。
與很多報國無門的才子佳人相比,謝靈運能算得上命運的寵兒。
他出生在鐘鳴鼎食之家,十八歲的時候就在祖輩的光環下受封為康樂公。
按照公侯伯子男的排行,這個爵位真的不低。
並且封號是『康樂』,可見朝廷也不指望他能做出什麼血灑疆場保衛家國的事情,因此有錢有閑的謝靈運經常帶著幾百號人吃喝玩樂,追求著那個時代的詩和遠方。
並且謝靈運這夥人可不是簡單地遊山玩水,他們還肩負著改造自然的擔子。
《宋書·謝靈運列傳》中說謝靈運在旅遊途中經常『鑿山浚湖』, 『鑿山浚湖』這四個字什麼意思呢?
遇山開山遇水架橋麼?
比這個霸氣,是遇山開山填海造陸的意思。
沒有海,那就把攔路的湖填上方便通過。
這哪裡是旅遊,簡直是破壞生態環境。
即便在當時沒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概念,謝靈運的行為也差點釀成大禍。
因為他把當地的太守嚇壞了,還以為是來打劫的,差一點發生械鬥。
如此為山水癡狂的謝靈運自然要發明點什麼才能符合身份,可是他身份地位無一不缺,衣食住行都有人安排好,還有什麼是需要自己動手做的呢?
謝靈運低頭看看腳上的鞋,這個鞋穿著很舒適,但是走平地還行,登山的時候一點優勢都沒有,彰顯不出身份啊。
於是謝靈運發明了一種適合登山穿的鞋,人稱『謝公屐』。
這個鞋的鞋底有兩個木齒,上山時去掉前面的木齒,下山時去掉後面的木齒,穿這樣的鞋無論上山下山都能保持身體平衡,也能省很多力氣並且更加安全,因此一經上市廣受好評。
三百多年後的大詩人李白在『身登青雲梯』的時候,還要『腳著謝公屐』,可見這個品牌強大的生命力。
有了專業的登山鞋,還要選好適合登山的衣服。
古代沒有專業的登山服,但是古人可以在日常服飾中找出最適合的。
比如宋代的著名驢友陸遊就寫出這樣一句詩:『憶昔輕裝萬裡行,水郵山驛不論程』,簡單來說『輕裝才能萬裡行』,因此衣服要選擇輕柔舒適的。
除了自己準備裝備,一起遊玩的朋友也會互相贈送禮物,比如北宋的文彥博出發前就收到好友富弼送來的遊山器。
文彥博接到這個禮物很高興,於是興沖沖的寫到『上公遺我遊嵩具,匝盥杯盂色色全』。
這裡的『遊嵩具』就是『遊山器』,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竹子編成的、用來裝日用品的小背簍,長相與《倩女幽魂》中寧采臣用的雙肩竹背簍類似,與現在的雙肩包差不多。
這個『遊山器』不要說在古代,就是現在也是登山必備裝備,並且作用都差不多,都是放點零食飲料面巾紙之類的東西。
但是在當時它叫『遊山器』,這個名字可比登山包有味道。
大詩人蘇軾在旅遊裝備這一塊也是頗有心得,他在《定風波》中這樣寫道: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大詩人沒有謝靈運的謝公屐,無奈之下隻能穿一雙草鞋。
但是他手裡有一根竹杖,這就是後世的登山杖。
並且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這個『蓑』字是指『 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 』。
可見大詩人是做好充足準備才出發的。
以至於登山途中遇到風雨,同行的人都被淋成落湯雞,隻有蘇軾依舊瀟灑。
搞定了登山裝備,接著要做的就是出行了。
如今我們外出遊玩,除了算算口袋中的人民幣,就是弄清楚天氣情況。
但是這兩件事在古人心中都要靠後,他們心中的頭等大事是占卜。
現在出門前能想起來做這件事的人一定特別少,但是在古代,這是最重要的事情,沒有之一。
若是一不小心選擇一個不利於出行的日子作為旅行的第一天,就相當於準備蓋萬丈高樓,但是選錯地址了,多麼讓人鬱悶。
虔誠詢問神靈之後,古人終於得到了一個黃道吉日,於是準備好久的旅行終於開始了。
但是他們要怎樣到達目的地呢?
如今飛機高鐵隨意選擇,哪怕天涯海角也能睡一覺就到了。
但是古代不同,工業化沒有到來之前,大家出行還是很不方便的。
當時隻有水運和陸路兩種選擇,總的來說選擇水路出行的人比較多。
因為在速度方面水路的速度明顯比陸地快,並且不像陸地那樣顛簸。
尤其是大運河開通後南北相連,選擇水路出行的人就更多了。
在這裡還要感謝一下隋煬帝。
水運雖然方便,但是水路不通的地方還是要走旱路的。
這時就要選擇交通工具了。
若是圖快可以選擇騾車,騾車是著名的『包趕程』,哪怕相隔千裡幾日之內也能到達。
若是不趕時間,想要舒舒服服的旅行,順便看看沿途風光,就要選擇牛車。
雖然慢一點,但是能帶的東西多,並且萬年穩。
這時有人要問了,影視劇中常見的馬車呢?
為什麼不在選擇范圍之內。
馬車固然好,但那時有一定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的人才能用得起的,普通人隻能遠觀。
現在旅行都要呼朋喚友,最低也要幾個驢友一起探險。
其實古人也是這樣的,獨行俠這類的人幾乎不存在。
一是山高路遠一個人太孤單了,有個同伴可以說說話,萬一風寒入體也有人照顧。
二是古代沒有微信支付寶,雖說大城市中也形成了商業圈,但是深山老林中想買東西還是很難的。
因此古人外出都是行李繁重,肩挑擔扛是免不了的。
所以大家外出時或者結伴而行,或者帶幾個仆人。
不說別人,我們熟悉的徐霞客也是帶著一個仆人走千裡的。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想要逛逛名山大川早已不用像之前那樣辛苦。
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就是無論哪裡都人滿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