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爬山忘帶傘,孩子被罵哭:透過糟糕的原生家庭我悟出一個真相。

早上出門前,忍不住沖兒子發了火,看他一臉發懵,又深感抱歉。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叫兒子起床晚了幾分鐘,孩子收拾動作慢了幾拍,明明應該先收拾書包再穿鞋,看著毫無秩序感的兒子,突然氣得不打一處來……

出了門,我變相『自我反省』,問兒子:『你覺得自己每天過得開心嗎?』

兒子說:『除了晚上洗澡刷牙你催得太緊,其他時候,我覺得挺好!』

慶幸孩子情緒沒有受太大影響,可一想到自己天天陷入緊迫的時間漩渦裡,又無可奈何。

我想,大多數媽媽的心情應該都和我一樣吧:

晚上希望孩子抓緊時間多睡兒,早上又巴不得孩子晚起床幾分鐘補睡眠;時間被壓榨,隻能讓孩子伸手要效率,隻可惜,孩子不能理解為人母親的苦心,速度跟不上節奏,無奈做媽的急得跳腳,一遍遍催命。

仔細想想,很多時候,很多親子矛盾的根源不就是一個『催』字嗎?

而這背後折射出來的恐怕是大多數家庭的通病:缺少松弛感。

一、松弛感:孩子最高級的家庭幸福感

想起曾經刷到過的一條微博,一個沒有在機場發火的媽媽,因為『松弛感』受到50萬人的點贊羨慕,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無數父母證明:遇到事,不緊張,沒什麼大不了。

這時一家幾口出門旅行,臨到登機才發現:最小孩子的證件已經過期。

沒有人指責媽媽出發前不做檢查,而媽媽也風輕雲淡,帶著小孩子直接回家,並且一並帶走了掛在她名下托運的行李。

這意味著:上了飛機的所有家人,除了身份證,全部裸行。

一家爬山忘帶傘,孩子被罵哭:透過糟糕的原生家庭我悟出一個真相。

這樣的事情,安在任何人身上,恐怕就會立刻原地『爆炸』吧。

我瞬間腦補出另一個畫面:夫妻相互指責,為什麼不在出行前檢查好證件;又或者,接下去的行程,到底該怎麼辦?

但是,這個媽媽,以及這個家庭,令人見識了什麼叫『真正的淡定』

媽媽一臉輕松,很快決定帶著小孩子回家,她打了電話給飛機上的家人,從語言判斷,沒有爭執,似乎心情也絲毫不受影響,彼此隻是交代交流了一下:沒有行李的旅行,到了目的地,應該采購些什麼生活用品。

如此棘手的問題,在一個電話的三言兩語中解決了。

一個不著急,一個不指責,全家人在這件事上的松弛感令無數人詫異,進而羨慕。

目睹事件整個過程的旁觀者博主,卻將自己不由自主代入進去,出於緊張,引起了生理性反胃,同時又被一家人的輕松相處感動到哭:

『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這麼松弛的家庭關系……』

什麼是一個孩子的最高級的幸福感?我想,這就是最好的答案。

當孩子擁有松弛感的父母,在愉悅輕松的家庭氛圍中,孩子潛移默化得到積極正向引導,無論遇到什麼事,什麼難題,他都不會害怕、不會緊張、不會自卑,積極而又自信。

二、原生家庭:孩子揮不去的童年陰影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指出:父母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

主持人馬東也曾經在一檔節目中向心理學家武志紅求證:『很多人把長大以後的所有不順心、不如意,改不了的毛病,克服不了的性格障礙,過不了接人待物的那些門檻,都歸結為原生家庭,有那麼嚴重嗎?』

武志紅斬釘截鐵地給出答案:有。

我不由想起我的童年,自己不也是在緊張的家庭氛圍裡一路小心翼翼成長。

記憶尤深的是,從小包攬洗碗工作的我,常常會因為人小碗多,一不小心打滑而摔碎。

只要聽到『咣當』一聲脆響,我就會渾身哆嗦,因為我知道,很快我的媽媽就會聞訊趕來,輕則挨罵,重則挨打,我的敗家行為成為家裡的千古罪人。

可似乎,越是緊張,越是害怕,越容易出錯。

記得有一天,不知道為什麼,碗特別多。

我捧著高高摞起的碗碟,小心翼翼地走向家門口的井邊《那時候,農村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一口井》。

一邊走,一邊心裡對自己說:千萬要小心,千萬別打碎。

然而,當我彎腰放下整摞碗,正準備歇一口氣的時候,碗竟然自己歪斜,『嘩啦——』一聲倒了,碎了。

頓時,我被眼前的光景嚇得大哭,等我媽怒氣沖沖趕到我面前的時候,早已哭成了淚人……

時隔多年,那一幕依然停留在眼前。

如今,當我成為孩子的媽媽後,雖然,我不會因為孩子打碎東西而責罵他,但是這種緊張焦慮卻也在變相傳遞給孩子:當我看到孩子動作慢一拍,速度慢一些,我忍不住緊張,就像當年我的媽媽那樣,怒氣沖沖出現在孩子面前……

精神分析學家比昂說:傳遞焦慮的,是關系問題的制造者;而承接焦慮的,是在承受問題制造者的痛苦。

我們的父母把焦慮傳給了我們,我們又不知不覺將焦慮傳遞給孩子……一代又一代,在童年的陰影中成長,在成長中不斷被反噬。

三、原生家庭的A面與B面

我們常常會羨慕那些好的原生家庭,具有松弛感的家庭氛圍,擁有和藹的雙親,培養出樂觀自信的孩子。

事實上,一個好的原生家庭和一個壞的原生家庭,都浸潤在生活的『水深火熱』中,一樣會遇到棘手問題,唯一不同的是在遇到問題時,擁有不一樣的心態,采取不一樣的處理措施。

知乎有一個高熱話題:原生家庭很糟糕,是一種什麼體驗?有個高贊回答令人唏噓。

答主@ 沃裡克的狼人說,他從小生活中在一個彈性特別差的原生家庭裡。

他講述了一個旅行細節,兩個家庭不同處理方式,令人看到原生家庭的A面與B面。

小時候,答主一家三口去爬山,沒有帶傘,天氣突變下雨了,媽媽崩潰了。

她先開始指責丈夫:為什麼不帶傘?為什麼出門前不看天氣預報?

罵完老公依然不解氣,媽媽開始把情緒轉移到孩子身上。

他依稀記得自己在山上被無助地罵哭。

長大後,一家三口在爬山,依然遇到下雨的天氣,還是沒有帶傘,媽媽情緒一樣崩潰。

答主很無奈,花十塊錢買了一把傘,勸母親:『行了,買了傘,走吧』

但媽媽的怒火並沒有因此熄滅,反而勃然大怒:我憑什麼要這把傘?你憑什麼要去買?家裡有傘,你們憑什麼不帶?又花些冤枉錢?你一輩子都是這樣!永遠都是!粗心大意,沒出息!

毫無疑問,在接下去的場景裡,無論是誰,說什麼都是錯,每一句回答都可以擦槍走火,最後直鬧得全家心裡都不痛快才怏怏下山。

在沒有松弛感的家庭裡,任何一件小事,隨時都可以讓整個家庭分崩離析,幾近崩潰。

然而,同樣是出門爬山沒有帶傘,答主卻在一次旅遊中看到一個令他無比羨慕的家庭。

面對突如其來的雨點,一家人不緊張、不焦慮,反而哈哈大笑。

女人調侃:『一大早起來爬山,本想爭取當先鋒,結果先淋雨』

一旁的兒子和丈夫聽罷也大笑,丈夫立馬攬過責任:『是我的不對,作為懲罰,上山我背包,下山我請客來謝罪』

兒子開心地拍手起哄:『請客!請客!』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雖然阻擋了爬山的腳步,卻成為一家人獨特的難忘經歷。

若幹年後,留給孩子的回憶,恐怕都是滿滿的愉悅和溫馨。

每個家庭都會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然而,通過它們不同的表現,你會發現:它們其實遵循了兩條不同的處事途徑:

好的原生家庭——『發現問題』————『我們一起解決』

壞的原生家庭——『發現問題』————『制造更多問題鬧得家裡全家雞犬不寧再推卸責任』

四、放松點,沒什麼大不了

我們很多都是帶著原生家庭的傷痕走進婚姻,成為人父人母,自己還沒有來得及與原生家庭和解,與自己和解,卻又成為孩子的原生家庭。

可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相比我們的父母,起碼我們應該意識到:我們的情緒,以及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傳遞給孩子。

不讓孩子重蹈我們的人生,重嘗嘗我們的苦痛,我們需要盡可能『放松自己』,告訴自己『沒什麼大不了』,才能在松弛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同時讓孩子明白『這個世界,沒什麼過不去的坎』。

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我是諾媽,家有男寶,致力於親子養育、學習成長!分享知識幹貨,一起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