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式登山 VS 喜式登山,一場關乎戶外人情懷的戰鬥。

阿爾卑斯式登山

阿爾卑斯式登山由來已久,但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成為標志性的攀登方式,並且成為許多登山者畢生追求的目標。

70年代末80年代初,喜瑪拉雅山脈迎來了第二次黃金時代,它的突出特點是:嘗試使用阿爾卑斯方式登頂喜瑪拉雅山脈。

標志是1982年Alex Maclntyre,Roger Baxter-Jones 和Doug Scott用三天時間完成希夏邦馬西南壁的攀登。

此後更多的登山者希望用阿爾卑斯方式登頂喜瑪拉雅山脈。

因為當時歐洲登山界的主流看法是:阿爾卑斯式攀登更加貼近現代登山運動的精神本質,並且對環境沒有影響。

阿式登山是一種不依賴他人,完全或主要靠登山者自身力量從事攀登各種山峰的登山活動。

通常是指在高山的環境之下,以個人或三四人的小隊來登山,以輕便的裝備,快速的行進速度前進。

在中途不靠外界的補給;也不需要架設固定繩索以方便反復地上升下降來適應高度與補給物資,一鼓作氣爬上山頂並且平安回來,若是不能登頂就折返。

因為是阿爾卑斯山區登山運動的早期活動形式,以次命名。

喜馬拉雅式登山

與阿爾卑斯式攀登對應的是喜馬拉雅式攀登,也稱為圍攻式攀登,是一種強調團隊協作,穩步推進的攀登方式。

常常表現為多人團隊進行攀登,鋪設路繩,多次向營地運輸物資,較長的登山周期,雇傭高山協作以輔助。

喜馬拉雅式登山是指向導、協作、廚師……登山者和協作人員很多人的參與並在登山過程中反復適應、修路、在各高度建立營地並儲備物資,多天完成登頂。

它的出現還是由於功利的要求——從20世紀初期開始,登山成為一種國家之間的競賽活動,代表國家的榮譽,因此對登山成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此產生了『喜馬拉雅式』、多人圍攻式的商業登山。

阿式登山 VS 喜式登山,不關乎技巧,隻關乎態度

與其說喜馬拉雅式和阿爾卑斯式是兩種登山的方式,不如說是兩種登山的態度。

在『喜式』登山中領隊就是保姆:車輛、線路、吃、住……一切的一切都在他們的考慮之中,你隻管走,背不動了會有背夫幫你背,走不動了甚至可以幫你架上頂,當然你必須要有足夠的金錢。

而『阿式』登山的精髓是什麼:不依賴他人,不靠外界的補給,完全或主要靠登山者自身力量從事攀登各種山峰的登山活動。

『阿式』登山強調的是在登山過程中對『獨立與公平』精神的體驗,同樣這也是AA戶外的內涵,當然還要再加一條:環保。

很難簡單地說哪一種是更好的方式,從安全角度而言,阿爾卑斯式的特性決定了你必須考慮好所有的因素:路線、意外、裝備,食物……沒有外界補給,不架設固定的登山繩。

但另一方面,它的迅速上下,也是用時間換取了安全,反而能大大降低遇到雪崩或者暴風雪的危險,尤其是處於大量冰塊堆積並可能隨時掉落的區域——這恰是喜馬拉雅式的弱點。

另一方面,它更為經濟。

但必須承認,沒有喜馬拉雅式的登山,也就沒有商業登山的迅速發展,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能夠接近登山,尤其是高海拔登山這項運動,絕對得益於有喜馬拉雅式。

欲了解更多相關信息,歡迎訪問驢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