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珠峰科考實現兩大轉變:從登山科考到科考登山、從征服到了解。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學術交流會議會場,姚檀棟院士做主旨報告。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7月12日電 (記者孫自法)中國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青藏科考)隊隊長、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總指揮姚檀棟院士12日提出,中國珠峰科考已實現從『登山科考』到『科考登山』的登山模式轉變,實現從『我要征服你』到『我要了解你』的登山思路轉變,並實現諸多新技術和新手段的應用,取得青藏科考工作重要突破和產生廣泛國際影響。

中國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當天在北京共同主辦第二次青藏科考系列學術交流的首場活動——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學術交流會議,姚檀棟院士做主旨報告時作上述表示。

他說,以前的『登山科考』模式以登山隊員登山為主,表現為科考隊員跟隨登山隊員在登山過程中,開展一些科考工作;『科考登山』模式則以科考為主,登山隊員要為科考工作服務。

同樣,登山思路從『征服』到『了解』的轉變,也是登山和科考主旨的重要轉換。

姚檀棟指出,今年5月成功實施的巔峰使命-珠峰科考任務,是由3位院士領銜、4支科考分隊15個科考小組270名科考隊員參加的多學科交叉綜合科考,目前已收獲『西風-季風協同作用及影響』『巔峰海拔的強烈升溫』『巔峰海拔的冰雪融化』『高新技術平臺觀測的水汽和溫室氣體』『珠峰地區的強大氣氧化性過程』『珠峰地區人體生理的特殊反應』『珠峰地區變綠的生態過程』等七大亮點成果。

當日的珠峰科考學術交流會議上,珠峰科考人類活動分隊長、北京大學教授朱彤院士和珠峰科考生態系統分隊長、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長樸世龍院士,分別以『高原大氣氧化性與高山生理適應』『氣候變化與碳循環』為題做主旨報告,珠峰科考西風-季風協同作用及其影響分隊長、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馬耀明研究員,珠峰科考極高海拔冰芯鉆取小組組長、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徐柏青研究員,珠峰科考浮空艇綜合垂直觀測小組組長、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高晶研究員,珠峰科考土地覆被變化小組組長、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張鐿鋰研究員,也圍繞各自負責領域先後做專題報告。

朱彤院士指出,巔峰使命-珠峰科考首次證實珠峰地球臭氧濃度高,進一步分析可望揭示青藏高原高臭氧濃度自平流層的垂直輸送,或西風帶的水平輸送,對高原大氣氧化性起著決定作用。

首次獲得科考和登山運動員在不同海拔適應期間的健康數據和樣本,進一步分析可望揭示低壓缺氧及高臭氧暴露對急進高原人群的心肺健康以及血液循環、表觀遺傳、蛋白質合成修飾、代謝改變、免疫及生理功能改變等影響的機制。

樸世龍院士表示,這次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利用直升機和浮空艇新平臺,首次對青藏高原珠峰地區二氧化碳、甲烷的垂直分佈進行測量,獲取珠峰地區二氧化碳、甲烷的地面濃度及其通量變化、柱濃度及其垂直分佈特征,並基於以上觀測數據對碳衛星產品在珠峰地區的精度及其適用性進行校驗。

該研究成果有助於準確估算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碳源匯功能,為『碳中和』目標實現提供數據支撐。

馬耀明研究員說,科考分隊在珠峰大本營和珠峰站不同海拔高度樣地采用高空無線電探空、測風雷達、微波輻射計等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大氣觀測儀器,開展珠峰地區西風-季風協同作用及其影響強化探測試驗。

初步分析發現,珠峰大本營有非常強的冰川風存在,揭示出珠穆朗瑪北坡地區強大的熱力效應導致的對周邊大氣的抽吸作用,是這一地區白天強風天氣的主要驅動力。

徐柏青研究員表示,這次珠峰科考首次成功獲取海拔6500米、7028米和8848米冰雪樣品,初步分析結果顯示,極高海拔冰雪在加速暖化和融化;極高海拔環境變化具有顯著的梯度特征;1860年以來,珠峰極高海拔地區印度季風降水變化幅度巨大,且自1950年代以來持續降低,人類活動的環境影響也在持續加強。

高晶研究員認為,地表和大氣的相互作用影響氣候、水、大氣環流和空氣質量等,其中一種過程的變化會影響其他過程變化。

為準確揭示地表和大氣的相互作用過程,為模型優化提供關鍵科學數據,亟需研發能有效服務於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需求的浮空艇體系化綜合垂直觀測平臺。

張鐿鋰研究員說,本次珠峰科考調查研究表明,2000-2018年,珠峰保護區植被覆蓋狀況整體改善,其中,2010年前植被覆蓋度呈減少趨勢,2010年以後植被覆蓋度持續增加,且核心區和緩沖區的植被改善程度優於實驗區及周鄰地區。

此外,氣候因子對珠峰地區植被變化的整體解釋力低於全球平均值。

中國科學技術部副部長李萌、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劉國永等出席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學術交流會議並講話,表態將全力支持第二次青藏科考後續任務開展。

(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