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登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登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朋友都喜歡爬山,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可以增強體魄,強身健體。

不過爬山終究有風險,下面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登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登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1

   1、個人用品

  包括服裝、臥具、餐具、日用品。

準備這些東西的基本原則是依據山區氣侯特點,盡量作到輕便、多功能、保證基本需要。

其中日用品的品種在保證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根據自身條件尚可配備攝影器材、望遠鏡、指北針、雨具、收音機等。

日用品中不可忽略的是裝具。

最好是能夠騰出雙手的雙肩背式的背包,外加一個腰帶式腹兜。

前者裝放營地用品,後者裝放途中常用物品。

  此外,不要忘了帶個手杖。

登山時有了它,人就變成了『三條腿』,起到了防滑、防摔、穩定重心、節省體力的作用。

長度不要超過身高的一半為宜。

  集體裝備:主要包括露營裝備、炊具、燃具。

當然,如穿插安排有攀巖活動,還應配齊攀巖技術裝備,包括:安全帽、主繩、鐵鎖、小繩套、安全帶,巖石錐、巖石錘、上升器、下降器、外傷藥等。

  環保用具:野外作業用的便攜式小鍬、小鎬、垃圾袋《可用廢塑料袋》,拾垃圾用的竹夾子《可自制》,掩蔽廁所用的圍帳等。

  食品:主副食每天每人按1公斤準備,盡可能用耐存、保鮮、便攜的成品或半成品。

飲料除途中必備的以外,盡量準備粉狀沖劑,以減輕途中負重。

各種食品的外包裝以非玻璃制品為宜。

在山區采食野菜須求得專業人士的指導。

   2、登山前在身體方面的要作哪些鍛煉?

  首先我們要記住登山是一項強度很大的健身活動。

體制很弱的人不要勉強參加力所難及的活動。

有條件者,在進山前1—2周最好在原有鍛煉的基礎上再加大些運動量。

進行登山活動,在身體素質上要兼顧力量、靈巧和平衡,同時突出力量的鍛煉。

力量鍛煉以下肢《當然,如進行攀巖,則應突出上肢的力量》為主。

下肢力量的提高,可采取長跑、負重下蹲、單腿下蹲、立定跳遠、爬樓梯等多種手段。

測定指標可用單腿下蹲次數《比如以每側連續作十次為達標》。

  在進行身體鍛煉的同時,還要作些心理鍛煉,在勇敢、意志和冷靜方面自覺要求。

手段上可采取個人設想和集體互考,比如在山山遇到暴風雨怎麼辦?

遭遇雷電怎麼辦?

因種種原因滯留山區、給養不夠了怎麼辦?

大風把營帳吹翻了怎麼辦?

出現重病號怎麼辦?

迷路了怎麼辦?

等等。

總之,對困難要有盡可能多的心理準備。

  登山是個集體活動項目。

一心為集體,團結友愛,關心同伴,不僅是組織登山活動必備的思想基礎,也是我們通過活動鍛煉要達到的目的。

從準備階段開始,就要在同伴中加強這方面的培養和教育。

有了集體主義精神,在山區大困難會變小,小困難會變無。

集體主義精神是一支登山隊伍的靈魂。

  登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2

   一、登山的注意事項

   1、不能相信天氣預報,也不能不信天氣預報

  氣象局有時我們把他比作地震局一樣不靠譜。

有時報的雨天結果太陽高照,有時報的多雲卻下了雨。

因此讓我們對氣象局的天氣預報信任度很低,不把他的預報當回事。

我們綠野戶外常有風雨無阻的出行傳統,下雨反而增添了新的景致和回憶。

  但科學的講,什麼氣候條件是絕對不適合戶外的呢?

中雨、大雨、雷雨三種天氣下是無論如何是不適合戶外的,無論你有多好的裝備,這三種氣象條件下,不會給你的戶外帶來良好感受。

因此我們建議只要有中雨、大雨、雷雨一律不進行戶外活動。

   2、註重飽帶幹糧,晴帶傘的備份意識

  當天氣預報是小雨的時候,出去戶外我們往往希望也許,不會下雨,或者隻會下很短時間的雨。

但你一定想到,壞的情況下怎麼辦。

518的活動就雷雨不停,就告訴我們,預報是小到中雨,也可能會變成雷雨不停。

小到中雨的預報,也反映了一種趨勢,也就是告訴你,雨是月下愈大的。

   3、身體的防水—衣服:傘和雨衣、沖鋒衣、皮膚衣、速幹衣

  傘和雨衣都是最常見的防雨裝備,傘適合小雨中雨在開闊地,而且無大風的狀況下行走,而且便於透氣通風。

雨衣則更強一點適合中雨樹林中穿行,而且有防風飽暖性能,缺點是不透氣,會很悶,防刮性能差,我的雨衣就在這次活動中大卸八塊了。

沖鋒衣則最強了,各種惡劣氣候都可以,透氣性強於雨衣弱於傘。

皮膚衣我沒用過,請用過的隊友分析。

  速幹衣:陣雨下可以,反正濕了再幹,持續的雨就無效了,下的肯定比幹的快,你身上總是濕的。

   4、頭部的防水—帽子

  大沿叢林帽:佈做的,小雨狀況下可以堅持一會,大雨一下就完蛋。

  衣服連體帽:不管是雨衣的帽子,還是沖鋒衣的帽子體驗都還不錯,缺點就是對視線有一定遮擋。

  草帽:個人感覺很適合戶外,遮陽防雨都應該還好,而且價格便宜。

準備去買一頂。

   5、手部防水:手套

  個人感覺,手部防水不重要,手濕了算了。

手最重要的是要防皮膚劃傷。

推薦防滑透氣皮手套,或者勞保帶膠手套,價格實惠。

   6、下身防水

  如果知道肯定有中雨、大雨的考驗,建議穿條遊泳短褲,帶條幹爽短褲。

   7、腿部防水

  速幹褲:分析同速幹衣。

如果知道有大雨建議穿帶一定防雨性能的沖鋒褲。

有一條經驗要告訴你的是,其實褲子的防雨要求要更高,因為你沖鋒衣上的雨水會全流到褲子上來,所以你的’褲子很快會接受雨水的考驗。

   8、腳的防水

  getex的鞋子:感覺性價比不高,太貴用幾次就沒有防水性能了,保養難。

  雨鞋:套鞋防雨好,但不適合爬山,走走平地可以。

  防雨塑料鞋套:很容易壞,基本走到2公裡或者一小時登山就肯定爛了。

  總結:腳嘛濕了算了,重要的是不下雨能幹的快,建議穿溯溪鞋,或者戶外涼鞋,或者帶備用鞋。

另外帶一雙備用襪子很重要,更重要的是這雙襪子要用塑料袋裝好,否則帶了白帶。

  9、背包的防水

  穿在防水的衣服裡:要求你的衣服夠大。

  用防水背包:當然好,價格貴一點,而且再號稱防水的背包,線逢總是會漏水的,雨下的大,你包裡的東西一樣完蛋濕透。

  用防水罩:推薦使用。

   10、電子器件防水

  電子器件價格貴,而且最怕水,所以是防水的重點,建議做雙層防水要求,所有的電子器件都用一個單獨的塑料袋子包好,然後在放在防水的包裡。

   二、冬季登山要領

  1、登山意味著不是走平地,而是長時間走彎曲的山路。

平時不運動,然後突然就像做極限訓練那樣登山的話,反而會給身體帶來負擔。

  因此,平時要多做簡單的散步等運動,登山的時候,慢慢地調節自己的速度。

  2、速度、步幅以慢走速度,步幅要小,心情要保持愉快。

  3、調節速度,在平緩的上山路或下山路上,保持1公裡20—25分鐘的速度較好。

  4、調節步伐,登山開始後,30分鐘至1小時是最累的時段。

30分鐘以後,神經、血液循環速度、體溫、新陳代謝等身體變化開始出現。

  此時,調控失敗的話,肌肉力量下降,關節沖擊加大,身體會出現難以適應的情況。

  所以登山20—30分鐘以後,休息一下,重整背包、登山鞋等裝備以後再出發較好。

  5、調節體溫,山是溫差非常大的地區。

隨著高度增加,體溫也會急劇下降。

有報告顯示,每上100米,體溫就會上升0。

6度。

  風力對體溫的影響也很大。

風速每秒達1米時,體溫就會減低1度。

  6、上坡路:以一定的步幅《步幅不易過大》,腳底完全平放在斜面上,使磨擦面積最大,以避免滑落,身體不要過於彎曲,以免增加腰部壓力,盡可能保持身體平直。

  7、下坡路:下山的時候千萬不能大意。

登山的時候,大多數事故都發生在下山的陡坡上。

  下山的時候,因為受加速度的影響,腳與鞋容易脫離,使腳部受傷,或產生水泡,因此,一定要系緊鞋帶,安全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