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小常識有哪些?

爬山小常識如下:

1、必要裝備不可離:

身進入山野環境,就要面臨氣候對人身的考驗。

風、雨、潮濕、低溫、紫外線等,所以衣著鞋襪等要被視為裝備,居家休閑的服飾適不適合就是不適合。

主要差異是衣物的材質與剪裁版型。

重點是,不可因為想要節省重量,連保命的安全裝備也省了。

沒有食物和飲水應該還能撐個幾天,但是失溫就很難撐到第二天,就算是單攻,也不要以為一定能走得完。

2、風險管理是每一個人的事:

自己照顧自己是最基本的原則,不是隻有領隊才有責任,所以在山上的每一個人,自己都要有辨識路跡、裝備操作的基本能力,如果沒有,那你最好跟緊懂的人,或是看好不懂的人,彼此互相照應。

但是如果上山後才發現做不到,絕對是風險大增。

3、養成判讀習慣:

在決定出發之前,你必須養成判讀天氣資訊的習慣,當天氣狀況隨著日子越接近,準確度則越高。

出發前三天再確認比對天氣圖與實際的變化差異,隨時作修正,如果符合,表示你未來更能掌握天氣變化,如果情況變得更惡劣,必要時作下撤或取消的決定。

4、團隊分擔負重:

由於山區地形崎嶇,行進距離與時間的預估,不能以平地的經驗判斷,更何況還要負重。

至於要負重多少,當然是因人而異,但是團隊行動《假設非獨行》總有體力的差異,所以並非每個人平均分配一樣的重量,狀況好的人分擔重一點是應該的。

5、平時的餐食習慣不適用於登山:

為了盡量減輕背包的重量,登山過程中的餐食都以簡單快速,以不會制造過多垃圾為原則,如有廚餘產生,就是浪費力氣,所以幾菜幾湯其實不重要,營養與熱量足夠才是重點。